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

遇見難得的農民

遇到一位農民在路邊賣水果,和他隨便聊聊,才知道原來旁邊和對面的田就是他們的,這時馬上問他一個放在心裡很久的問題,我說之前看到田裡結實累累的蕃茄都沒採收,是不是很浪費,為什麼?他說那是因為"敗欉",採收下來的蕃茄不甜,賣不甜的蕃茄會沒信用,所以就不採了,信用維持得好,東西才會好賣。

那些所謂"敗欉"的蕃茄,其實採收下來,外觀也看不太出什麼差別,這農民實在是十裡挑一的難得!

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

2014清理掉的物品

雖然還有幾天到2015,不過也可以做個總結,理由是:每一個物品都是刻意去清理的,今年就此打住。

放寬標準後,能丟的東西就多了,應該有100公斤重,份量上可以想成是五個裝滿的旅行箱。其中90%的東西其實早該丟了。以下都是自己的東西,不包括家人的:
  • 筆 18枝今年一枝新的都沒買
  • 香水 5
  • 鞋  2 雙,也買了2雙
  • 衣服  99
  • 筆記本 1
  • 光碟片 68片
  • 卡帶  123,包括盒子
  • 書  79:今年一本紙本書或雜誌都沒買,不過新年時打算買幾本紙本的日雜,有些內容還是看紙本比較好,數位的看很多很久,總是不得要領、糊里糊塗。除非真的是覺得紙本比較好用或特別喜愛之外,這比例很低,以後應該不太會買紙本,太重又太佔空間。
  • 雜誌  20
  • 手套  3
  • 護腕 1
  • 體重計  1
  • 小相本 2
  • 鍵盤  1
  • 滑鼠  1
  • 螢幕 1
  • 計步器  1
  • 皮夾  2
  • 講義  50
  • 被芯   1
  • 被套   2
  • 書櫃   1書少了,就把最差的書櫃丟了,給人當柴火燒了。
  • 三角架  1
  • 喇叭   1 :這對喇叭用很久很值,丟了這對也不必買新的,有舊音响的大喇叭可替用。
  • 相機  1
  • 臉盆   1
  • 資料夾
  • 包包   5
  • 小包包   8
  • 購物車  1贈品,從沒用過
  • 手持式縫紉機:從沒用過,多年前旅遊時看到新鮮就買的。
  • 帽子   2
  • 小攪拌器 1:不堪用
  • 雜物 4件 :凡是很瑣碎或涉隱私的,都歸這類
以上拉拉雜雜的,每年只要1/4單面A4頁面就夠記了,今年東西多了些也只需要半頁。

"禪"  ,對我而言很難,怎麼看怎麼不懂,不過清理掉這麼多東西後,今年忽然有些微的理解。丟著丟著,好像把矇蔽心智的塵埃也拂去了。

每丟一件,都是一種反思。

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推薦小說:最長的一日

作者是:Cornelius Ryan

故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地登陸前幾日開始舖陳,然後進到1944年6月6日登陸日, 作者為這本書所做的準備,實在夠震撼,大概100本書中,只有一本能與之比齊。而資料之多,寫成小說居然只有二百多頁。

雖然被歸類為軍事小說,就算如我對這類書籍不感興趣的人都會喜歡的,理由是人性的部分夠真實,看小說嘛,情節就是人性的展現,人性掌握到點,哪能不好?書的內容許多來自作者的親自訪問,不是純粹想像能得來的。此外很有趣味,真是意外,這本小說是近來看到最好的小說,看到好小說,喜推。

這本書早期在台灣賣得不好,真可惜,翻譯文筆也不錯的,很多人也許就錯過了,推薦這本書。

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

只需要一半的衣服

今年丟了不少東西,衣服丟著丟著得到一個新結論:只需要一半的衣服

一半是個容易達到的目標,要到4成也不難,3成就需要更多時間


今年在衣服上有很多新想法,也修正了不少過去不對不合適的認知。當然,一切都還是進行式,並非最終的結論。

之前衣櫃放不下的衣服,還要放在一大一小旅行箱中,現在旅行箱中已沒有衣服,而且衣櫃也不再滿滿的,還空出一個大抽屜來放雜物,再過一陣子還要再空出一個大抽屜來。東西變少的感覺真好。

以前買衣服沒有想清楚,所以10件衣服中,真正喜歡並且常穿的大約只有二件,衣服買了不少,翻來翻去卻常常覺得沒有衣服穿,如果只買5件喜歡又常穿的衣服,豈不是更好。多了解自己一點,什麼樣的衣服合適、舒服、健康,不要浪費錢買到不想穿或很少穿的衣服,那些衣服還容易變成丟不掉的累贅。

要買到合身的,首先必需清楚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尺寸,不同品牌的衣服,其實版型大小都不同,要找到合身的其實不容易,只能多留心學習。有時買到的衣服只需要修改一下,就可以好穿許多,這也需要從了解自己做起。

建議:少買緊身、過度修身、短款的衣服,除了特定用途這些都不健康,盡量少買。

再者,現在有不少量大的品牌,其實都減少了天然纖維的布料,這實在很有問題,吃品牌賣的貴,可是內容物卻使用不夠健康舒適的便宜料,違反了一分錢一分貨。不好的化學纖維衣服會造成皮膚病,還有讓旁人難受的體味問題,認識的朋友中有體味的,從來也無法向他們說出口,只能憋憋氣,因為體味這問題不是說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,說了會傷到人吧,沒人想要有不好聞的味道,不好的布料確實是引發體味或加重體味的一大原因,而且一旦染上,不見得容易去得掉。

只保留一半的衣服,有很多優點:

  1. 只需要一半的收納空間,頓時生出一半空間
  2. 只需要一半的花費
  3. 找衣服的時間和整理衣服的時間,也只要一半
  4. 衣柜看起來清爽多了


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

推薦"豆腐百珍"一書

電子書和網路可看的東西已經消化不完,再加上既有的自有書,愈來愈少逛書店或上圖書館,可是,有時候還是完整的紙本書好。

看到這本書,是因為在圖書館找其他的書(網路上的資料顯得哩哩落落),看到就順便借了,這還是今年以來第一次借書。


小小的一本書,圖多字少,一百道日本江戶時代的豆腐料理,每一道都有作者完成時的照片,重現古書,雖然在作法和分量上,並不詳細,可是日本人做事真有其可取之處,看了也會有所得,如果耐心地看字裡行間,對於喜愛豆腐的人,一定可以發現喜愛的豆腐料理,也可能改變既有的做法。

因為是日本豆腐的料理,醬料不少是和風口味,不過也有和中式豆腐一樣的醬料,像是該書認為單純的葱、油、塩就很適合冷豆腐,裡頭介紹的凍豆腐做法,親自試做,簡單又好吃。

有名的湯豆腐,日後買到葛粉後,也要來做。

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

如何保存蛤蜊久一點

減少浪費

因為常有浪費食材的情事,故而注意減少浪費。

蛤蜊,平價、方便取得又易料理,是最常吃的海鮮,卻也常有浪費的情形,最多的狀況是來不及煮放到壞,有時是太多了,有時是忘了,有時是不想吃所以沒煮,或是單純不想煮。

近來,將注意力放在減少浪費食物上,蛤蜊也是項目之一。

保存蛤蜊

一般,蛤蜊買回家放冰箱冷藏可以放三天,如果三天內沒吃完,生命力弱的蛤蜊就會先死掉,很快就開始發臭,要是發現有死掉的,就要丟掉,以免污染其他蛤蜊。

如果吃到已有不新鮮味道的蛤蜊,通常都是至少三天前的。

要是無法在三天內吃完,以下簡單的方法,可以使蛤蜊多活個三、五天:

加一點水,約剛好蓋到蛤蜊即可,然後加一點鹽巴。就像是海水一樣,有點鹹即可。一樣要冷藏。

食物,還是趁新鮮吃,比較肥美。

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

第一次吃曇花

多年前種過曇花,但盆小土太淺,始終只有阡插的葉片,後來處理掉了。

鄰居種曇花好多年了,幾次看過含苞待放時,從沒看過夜晚盛開時,雖然在路邊就可看到,但附近鄰居閒人太多,幾次阻了去看的念頭。有次聽鄰居說她的曇花常有人要去做料理,頓時也好想吃看看,當時不好意思開口。

前一陣子隨口問鄰居曇花可還在,鄰居說因為有點礙到別人,好像被隔壁的砍了,她不是很清楚還有沒有,我提起從沒吃過也想吃看看,如果開花的話,能不能送一些,想不到鄰居當真放在心上,送來幾朵。



曇花淡香,摸來水分足而嬌嫩。



最先想做曇花排骨湯,但拿到花時,並不想吃排骨湯,在網路上搜尋可能的曇花料理,決定做個簡單的甜品就好。因為手邊沒有冰糖,用黑糖代替,所以是黑糖曇花湯。
水開後,放入曇花煮個1分鐘。

曇花本身會出膠,所以甜湯有點濃稠,花香仍在 。

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

天然石搗蒜器

來推薦個小東西-天然石搗蒜器。

蒜頭是醬汁不可少的辛香料

蒜頭幾乎可以說是最常用到的辛香調料,以前總是用刀切得細細碎碎的或是用刀拍二下再切,有時就為了切顆蒜頭,還要洗菜刀、砧板,除了麻煩,汁出不多,味道還是不足,因為用量少,也不可能像店家使用調理機做一罐,蒜頭放太久,味道也會變調,無法一次做大量。



傳統型搗蒜器

想要買個合用的搗蒜器,在網路上看了各種搗蒜器,後來看到天然石搗蒜器,就選定了。傳統工具自有其迷人之處,或者說是自迷,而且在淘寶上,實在很便宜,不到100元台幣,只是比較重,運回台灣的運費都比搗蒜器本身貴,也會擔心在運送過程中有碎裂,所幸平安到達,到手的搗蒜器,外觀略有小瑕疵,但不影響使用,這種便宜的價格又天然的東西,要求完美就太過了,如果品相再好些,雙倍價格也是很便宜。

使用心得

  1. 去年用到現在,使用起來還不錯,比較方便些,有時蒜頭切短一點再搗,比較不會有長的纖維搗不斷,因為不想太用力搗底部
  2. 最好不要用來搗味道差很多的東西,像是肉類,擔心洗不乾淨或味道去不掉,真要用,就再買一個,分開使用
  3. 杵的部分,也磨得有些圓了,所以是會掉小小的石碎
  4. 如果杵長一點,單單拿來搗或搥其他食材也是不錯的,拿來搗過肉,就是太短了不好用,而且油油的又有肉腥味
  5. 只要不摔到,應可以使用多年,傳統東西就是十分耐用,有些還可以傳給後代,當然外面的拋光是現代才會有的
  6. 清洗容易,如果只是搗蒜,清水沖沖就行,沒有會卡渣渣的地方,可說是最好洗的搗蒜器
料理做愈多,細節處就會漸漸出現,所謂秘方不秘方,一大部分就是用心與否,和下不下成本而已,任何人能取得的工具、食材幾乎都一樣的。

還可以搗咖啡,香味撲鼻。


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

蔭油醃嫩薑

這道超簡單蔭油醃嫩薑,蠻適合潮溼的夏天。並不喜吃薑,可是這道開胃菜,yummy.

做法很簡單:

  1. 嫩薑洗淨瀝乾
  2. 去皮切薄片
  3. 倒入蔭油,一小時後即可食用
這個醃法並沒有經過去青,蔭油本身有鹽分,所以薑會出一點水,因此不要加太多蔭油,適合現做現吃,因為很簡單容易,少量做就好,頂多冷藏放一、二天。也因為出水之故,重複使用蔭油,味道會淡掉,還是原汁原味好吃。

好吃重點:

  1. 薑要夠嫩
  2. 蔭油要好:蔭油等級有別,選好一點會更好吃。用過一般醬油,簡直難吃。
  3. 放在冰箱三、五天等水份收乾些,有不同的滋味,也好吃。


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

便宜的土魠魚塊

 土魠魚是有分季節的

從去年開始就想買土魠魚來吃,因為買了冷凍酥炸土魠魚塊,覺得量少又貴,吃不過癮,去傳統市場問魚販幾次,從還不是土魠魚季問到過了土魠魚最好吃的季節,中間反而買了幾次旗魚,結果這些魚是透過網路購買,不是在傳統市場買的,現在雖然不是土魠魚最好吃的季節,價格卻便宜很多。市面上賣土魠魚羮是全年無休的,這次才知道土魠魚是有分季節的。


同樣重量不同價格

這些土魠魚塊之所以比較便宜,是因為比較小塊,也不是比較好吃的魚肚部分,屬於尾部,比較小的不足100克,大一點的約135克。如果比較挑食,又喜歡好處理的話,買大塊比較適合。大塊當然貴很多,不過如果買的是小塊的,千萬不要被貴了

因為不太會料理魚,能接受的魚種也不多,平日很少吃魚,一整年吃沒幾次,後來覺得飲食要稍稍平衡一下,吃些平時少吃的食物,才會特地買魚來吃。

適合的料理

料理真是一門學不完的學問,這些便宜的土魠魚塊,參考網路各式食譜,以後打算陸續做作成不同料理來吃:
  1. 酥炸土魠魚塊
  2. 煎土魠魚塊
  3. 土魠魚湯
  4. 清蒸土魠魚
  5. 烤土魠魚
  6. 土魠魚粥
最先做的是煮魚湯,因為最方便的。

後來本想先做酥炸魚塊,覺得魚刺不好挑,必須用較大的魚塊才好處理,處理到一半改成鹽煎。

烤箱

等這些魚塊吃完,對於土魠魚也瞭解比較多。

不太常用烤箱,第一次使用烤箱烤土魠魚時,加了橄欖油和鹽,因為用烤箱實在太方便容易,接連烤了幾次,只抹了點鹽,不再上油。不用一滴油,不用另外洗鍋,不用擔心焦掉,不會有油煙味,吃來也不腥。使用的是很陽春的烤箱,作法是:預熱後,180度25分鐘或200度20分鐘。少個5分鐘也行。

烤的時間久會比較乾,應該不用那麼久,新手就是怕不熟。以後再調整。

用電鍋蒸魚也很方便, 加上薑絲、蒜頭、醬油, 懶的時候只抺上豆瓣醬也行。

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

把舊物舊衣拿出來用

自覺地減少東西

一直自覺地在減少生活空間的物品,每隔一段時間看自己又減少了什麼,也會感到有些高興。有次家人為了收藏多出來的床墊,看到有空間就很高興地放了進去,其實那是多年來我放冬季毛毯的地方,只是在冬季拿出來用,所以才有空間,不想起爭執,因為家人不會好好地整理出空間,過程一定又免不了口舌卻又無濟於事。後來當然自己要再去騰出空間。

平時總會慢慢地減少物品,除了自己的東西多之外,老房子免不了有家人經年累月留下的東西,怎麼丟都還是剩很多。有一次算家裡有10頂安全帽,隨便就拿3頂比較舊的去丟,還剩7頂。除了很明顯不會有爭議的,別人的東西,儘量不碰。 

丟到一個瓶頸 

那種一看很明顯可以丟的東西,差不多都處理完了,也到了一個很難再減少的瓶頸,只剩還有利用價值的東西,這個真的不好處理,只能一件一件慢慢來。在這些舊物中,我認為東西就是要用了,才會丟得掉,所以要是物品現在能利用得上,就拿出來用。像是很久以前旅遊買的木扇,買回來後就一直收著,現在天氣熱就拿出來用,放那麼多年了還有木頭的香味,哪日用壞了就可以丟了。
買的東西要是沒有使用,只是靜靜地佔空間,其實已經變成一種負擔。
舊衣也拿出來再穿,多穿個幾次就會捨得丟,這樣才有辦法再減少,而且暫時要少買新衣。


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烤全羊

託他人之福,才有口福吃到這烤全羊。

平日對於吃食不是很講究,也難得吃大菜,有機會時,則欣然品嚐。

這份烤全羊,每人配有一杯茶,內容物很優,有玫瑰花、桂圓、荔枝、枸杞、紅棗、茶葉,及一塊尚未溶解的冰糖。如此賞心悅目的茶,看到就令人舒服,其中沒有難見的材料,但這樣的搭配,確實獨到,只要材料備齊,也很容易在家裡自己做。


配合烤全羊的是一些涼菜,不少都帶酸,紅蘿蔔絲、泡菜、小黃瓜、洋葱、花生、蕃茄,為的是清爽口感,也能均衡營養,這家店難能可貴的是使用自然釀造或醃製的方式來製做涼菜,還有後續火鍋湯底沒有使用味精,完全不會口躁。至於飽食的部分,則是炭烤鍋盔,厚實有嚼勁。

主菜烤全羊,皮酥肉嫩,調味十足,全沒有羊膻味,一道有特色又好吃的料理。

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留一點空間更好

總有很多用不到的東西,始終捨不得丟掉,年復一年,漸漸地愈來愈捨得後,放很久的東西,雖然依然完好,終於不再佔位置。

天氣漸漸熱,衣服也跟著漸漸換季,上個月丟了二十幾件衣服,包括縮得太小的純羊毛衣,所以衣櫃空出一些空間,這些空間讓換季這件事變得很輕鬆,以往總要費力擠出空間放衣服,終於到今年不必要再為衣服擠空間。前幾年有丟掉一個衣櫃,所以必需把部分衣服塞到其他衣櫃,常常遇到必需用力塞衣服的情形,基於舊衣仍能當抺布用,衣服減少的速度就變得緩慢,現在少了一些衣服,衣櫃有了一些空間,要拿要放都更省事。

其實,純羊毛衣縮小後,整個毛料很紮實又有質感,要是能動手動腦做個DIY,是很好的材料。

以前很喜歡把櫃子填得滿滿,如果書櫃只有半滿,會覺得好像事情沒做完,一直想著早日填滿。幸好,小時候整片滿滿書櫃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,就走上簡單生活的路,要不然到死也未必清得完。

找個有空有心情的時候,把一個被清空的書櫃挪作雜物櫃,讓書櫃還有利用價值,一些雜物可以被收納的更整齊些。

自認在收納上沒什麼天份,但是一點一點地做,一步一步地改變,也能做的不錯。
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很囉唆麻煩的人

日子要過得清心,必需遠離愛麻煩別人又沒同理心的人。


有些人真的很囉唆麻煩,通常每個人都會先稍稍忍耐幾次,等到後面忍不住才會表明態度,其實這還可以做點區分,一種是讓人覺得囉唆麻煩,但並不懶於做自己的事,反而是幫助別人的,這一類人也很難令人討厭;另一種人很麻煩,是因為自己的事不做,老想讓人幫忙或牽就,所以事情會一而再出現,而且由於習慣麻煩別人,總是把別人的忍讓幫忙視為理所當然,從而也生出許多讓人聽不下去的"理由",有時小事不做就變成大事,這種人因為太習慣,往往也沒意識到自己是多麻煩又本位的人,等到別人不滿時,又不免腦羞成怒。

學到的教訓:一開始就拒絕。

有一次,友人向我抱怨一個曾幫助她的人的壞話,那時很心驚,不知她是不是也在別人面前這樣說我,那時體悟到一件事:此人不可再幫。事情的處理本來就要有所取捨,選擇了什麼,好壞都要接受,沒有全好也沒有全壞,不可能拿著A的優點,又抱怨沒得到B的好處。尤其老是以朋友之名,採make others cheap的模式麻煩別人。正常人,會事先把車子整理出空間才讓人坐,但這友人是要人幫忙整理她的車,不然沒有地方坐。自己不帶相機,又抱怨別人相機爛;諸如此類太多,也因為當做"朋友",一直容忍,有次吃飯時,突然冒出一句:這樣比較省錢。所謂的朋友是拿來這樣省錢用的?後來想想,這人找我80%都是要求幫忙或詢問,都是不好的事,後來親人住院,她因為在附近順道走路來看幾次,當然也會談她的問題,其實就是見個面,聊個天,還是可以高達50%的"無事不登三寶殿",會來,為的也是即將"有所求",到底來醫院是為了幫人減輕壓力還是來增加別人壓力?而且常冒出不客氣的話,有一次友人說了一句話,那句話讓我覺悟,過沒幾分鐘,又要請我幫忙,自那時起就婉拒了,後來不知怎搞的,在完全沒任何聯絡下,過了幾個月當沒事一樣,又來找我幫忙,而且連時間地點都直接說,一點尊重都沒有,好像我是隨傳隨到一樣,一定是我過去的態度讓她以為可以一直這麼利用朋友,簡直神煩,很後悔沒早一點拒絕。

以後純粹為了省錢省事來找的,一律一開始就拒絕。

這世上如果真有公平正義,那麼也只該留給有公平正義的人。


與人來往10%應該已算很高的利用率了,有些人遇一次被利用就火了,覺得自己實在也太能忍了。受夠了這種"利用",不太合適再下去。沒人喜歡被利用。


真誠與否,是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元素

人脈是要培養,也要相對地有來有往,即便如此,沒人喜歡別人帶著目的而來,何況連基本的坦誠都未必有。約你是一回事,實際上卻冒出別有目的,另藏心機。

學會拒絕是一件不很愉快更不容易的事。

為了生活的方便,通常要花錢買產品或服務,也要花時間心力,或者要犠牲一些享受,真的經不起麻煩的人,隨便糟踏的。

之前遇到一對夫妻,妻子一開始就讓人覺得囉唆,有點想敬而遠之,後來先生身體不舒服,她很殷勤地照顧想讓先生舒服些,她殷勤的程度實在令人佩服,大半的人都做不到的,那時我理解了為何他先生還是跟她在一起,或許她有些囉唆麻煩,可是她是那個主動做事的人,做好自己份內的事,也幫忙操持家務,照顧別人,出於本心的"為人",即便這個人只限她的親人。

也因為她的願意"做",她臉上才沒有出現長期照顧重病公婆的憔悴和埋怨。

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
自製現做手工水餃

現做手工水餃咕溜咕溜的口感,冷凍水餃無法比。


多年前開始試著下廚房時,水餃便是一道列在優先嚐試的料理,很認真地做,又想多做一點,留著以後吃,每次做完免不了累。口味除了嚐得出"新鮮"外,自認完全談不上好吃。

因為不太好吃,也少做水餃,倒是做過不少種類的麵食,有次葱肉餅做的十分好,覺得都可以拿出去賣了,也領悟到為何之前的水餃不好吃。

做手工手餃,好不好吃有二點要注意:
  • 絞肉買來必需搥打過或攪拌,使一顆顆的絞肉不成形出現黏性
  • 內饀的菜要瀝乾,並加點鹽和其他調味料一起拌入菜肉
圖中的水餃,菜肉比約1:1,造型就不講究了,目前也沒能力講究,每顆材料成本約3元,只是一般的絞肉和韭菜,不計手工,所以如果外食每顆算5元並不貴,因為還要店租、水、電、油錢等等開銷。自製的優點就是內饀可以完全依自己的喜好來做,最近在市場買過二家不同的手工水餃,也買冷凍水餃,相比之下還是自己做的好吃。

這次水餃皮只買現成的,自己做比較花時間,等買了製麵機,再來做水餃皮,之前用木棍桿過幾次,還沒練出桿得快又好吃的本領。


 

下水餃前,會先就著滾水燙青菜,可以輕鬆多出一道青菜來,青菜就著水餃醬汁吃,不再另行準備調味料。

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

不必急著填滿所有空檔

每個人每天都會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空檔時間,偶爾出現不短的空檔時間,現在有智慧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筆記型電腦等等行動裝置,可用以利用空檔時間。原則上,好好利用時間是好的,因為有些事不做,留著以後也是要做的,例如新聞、電子郵件、文章,在空檔時先消化一部分,之後就不必一口氣花大量時間去閱讀;或者也可以在空檔時做一些不太花腦力的事,像是整理檔案。

空檔時間卻不必填的滿滿,有時把時間單純的拿來休息,享受當下,就可說是最好的利用。

日前聚餐,因故早到一小時,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順便逛附近的店,等時間快到了再匆匆趕來,而是靜靜地玩一會兒手機,然後休息半個小時,什麼也不做,就只是休息,不躁不急,悠閒等待,之後疲累大半消失,精神再度飽滿。

另外,如果方便,出門在外帶個保溫杯,在渴時喝點溫水,竟比各種飲料更潤口。

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

同類物品收在同一個地方

把同類物品收在一起的習慣由來已久,一直是很當然的事,這樣的習慣有諸多優點:
  1. 要收東西時,知道要收在哪裡
  2. 要找東西時,知道去哪找
  3. 要整理東西時,相類的東西,性質差不多,容易同時處理
這個習慣應該要嚴格遵守,稍有例外,可能就會發生"找翻天"的情形,又煩又浪費時間。

從來就是把例年的大頭照放在一起的,然而,之前把最新的大頭照放在一般相片相本中,所以在放大頭照的地方總是找不到最新的那組,尤其大頭照小,想著有可能被什麼東西遮住或夾住,相近的地方都翻出來找也找不到,最後才發現放在一般照片相本中。這是多麼一個無意義又糟心的過程。

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,就可以盡量避免找不到東西的窘境。

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又一鍋純橄欖皂

橄欖油用完了必需買,剛好看到楓康超市正在促銷橄欖油,買了油以後本來不打算這麼快又打皂,可是想想放到以後再打也沒什麼意思,只是變得更不新鮮而已,就動手了。

原先想再做浸泡紫草橄欖皂,為的就是trace快,後來還是做個純橄欖皂,因為想知道extra virgin oil 做成的皂,熟成後是否還是保有它的果香,是否會有油味?之前的牛奶橄欖皂,味道很不錯,除了自然的味道,沒什麼油味,不過添加了鮮乳,混合後的結果,就判斷不出純橄欖皂的單純味道,這鍋皂為的就是"味道"。

不同品牌的橄欖油味道不太一樣,目前也沒法分辨優劣,最基本的方式是:貴的比較好。

這次買的是促銷品,因為折扣大其實有些擔心品質,不過味道還是ok的,感覺油質比較稠,味道較刺激些,難以形容。


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

環保手工皂

這次手工皂純粹是一時興起,看到放很久的油,想把多的油處理掉,就動手了,用油少部分是油炸過的油,大部分是放太久的油,分別來自三瓶不同的油,油的味道都不好聞,油總重994G,打上這一鍋,還可以清理掉三個油瓶。

這次trace十分之快,十分鐘不到就趕緊灌模,幸好之前就先備好牛奶盒子,不至太手忙腳亂,看看皂的表面,就可以知道trace的很快。其實都是常見的食用油,會這麼快trace,可能是鍋子留有之前的皂、溫度高些和有部分油炸回收油之故,顔色像淡淡的咖啡牛奶,由於麻油比較多,所以聞起來是麻油味。

基於是綜合油,在考量皂化價時,選擇了0.135,不想超脂也不想太鹹。這個選擇是基於這次用油而做的,不同用油時,應另選合適的皂化價。務實來看,使用環保手工皂清潔最好戴手套,以免傷手。


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方便好用的定時器

自從去年起才開始用起定時器,用了這一陣子,覺得很方便好用,本來必須手動開關電器,現在都交給定時器,便宜的小東西,卻可以帶來許多方便,不必去記得開或關,也可以省電。


買的這個定時器是太星電工,目前為止都不錯,很準時,有時需要拔下插頭,原先設定好的時間也不會跑掉,不必重新設定,有14組開關時間可以分別設定。設定也不難,照著說明書寫的步驟就行。

沒有選擇機械式的原因是擔心會出現滴答聲或比較不準,也沒找到比較好的推薦,所以就用了電子式定時器。

唯一的缺點就是,二股插頭有分大小,跟我要用的插座方向剛好相反,影響其他開關。

過年時,保守謹慎的鄰居為了防止闖空門,出去旅遊時,把燈亮著。如果使用定時器就可以控制何時亮何時關,讓別人不清楚到底有沒有人在家。



補充:
有一段時間沒用,再充電後,定時器秒數卻不正常的跑快了,本來認為這也太容易壞了,這種小東西不值得送修,如果真的壞了就丟了,留著沒用。後來死馬當活馬醫,讓定時器完全放電完再充電,結果又正常了。算是一種可以自己處理的小維修。

沒多久又不準了,殘念。

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

悶燒鍋省瓦斯又省事

近來打算連吃薏仁半年以上,好比做實驗。

薏仁不是太難煮也不是很好煮,介於紅豆與綠豆之間。由於瓦斯漲太多,美國開採頁岩氣,降價不少,台灣卻漲了快一倍,實在沒道理。對於這種需要久煮的食物,原先使用電磁爐,其實也不太能確定電磁爐是不是比瓦斯省。
 
對於煮這種五穀雜糧,常常會出現燒焦情形,最近有次還是不小心燒焦了,後來,把悶燒鍋拿出來洗乾淨,把薏仁煮滾了再放入悶燒鍋內,想不到真的能煮爛,怎麼以前一直放著悶燒鍋不用, 然後多花了時間看顧,還浪費瓦斯或電,偶爾還會燒焦。

那個悶燒鍋是某年台灣流行時買的,一直以為不是大品牌,所以懷疑效果,才會久久都不拿出來使用,過了這麼久才懂得用,真的是好長一段時間。

天氣太冷,光吃薏仁不行,偶爾會加紅豆跟薏仁一起煮,紅豆的話,必需要二次才會夠爛。
現在用悶燒鍋這麼省事,看來要完成實驗的機率大增。

悶燒鍋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需要久一點時間,這個倒不是太大問題,時間安排好就行,悶燒鍋實在不錯,可以開始找看看還可以用來煮什麼。

節約使用能源,可以使環境好一點,最近大陸的沙塵暴已經明顯影響台灣,以前聽聽也就算了,現在開始感覺到空氣中的細小沙塵, 塵霾嚴重的地區應該更慘吧,恐怕天天掃除也沒什麼用。剛好看到國家地理雜誌多年前探討地球氣候變遷的問題,裡面有段大意是指:因為氣候變遷,久不下雨,風一吹,大氣層中的沙塵就會變多。

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

生飲苦茶油

新的嚐試
有人送了一瓶苦茶油,這次決定試著生飲苦茶油,聽說這樣對腸胃很好,其實也沒這方面的毛病,不過,也不是一定要有毛病才吃,腸胃不好的人倒是可以試試,總比吃藥好。

食補優於藥補,而且真的有效果,有一段時間沒正常吃飯,把胃搞壞,不管空腹或飽腹,胃都在疼,那時特意吃了很多對胃好的食物,像是秋葵、有膠質的食物,終於擺脫胃疼,事後還是覺得胃沒以前好,不管如何,三餐還是要正常,不要讓胃空轉。

生飲最能明白苦茶油的味道,而且也沒生飲過,這也是一種新的嚐試,一樣的東西,不同的用法。

以前也用過苦茶油,若是問我什麼味道與感覺,真的是毫無頭緒,那時是挨家挨戶來賣的,買了二瓶,後來怎麼用完的也不記得了,家人也買過,但吃不出差別。雖然不便宜,不過流傳久的好東西,總有它貴的價值,只是不見得人人都懂。吃好一點,有益健康,說到健康好像很老套,就我而言,最不健康的時期,就是外食最多的時候,別人賣東西都有成本考量,就算是五星級的,也很難找到用苦茶油做的食物,有些東西只有自己做才吃得到,就像養雞戶養的珍珠雞一隻一千多,若用苦茶油炸來吃,要怎麼賣?但是珍珠雞用差的油炸也是浪費,苦茶油炸那種養不足一個月的雞也是糟蹋。


有一段時期特別討厭青江菜,外食的簡餐、套餐最常看到青江菜,因為便宜、好準備、四季皆有,看到就不想吃,其實青江菜是無辜的。還有紅蘿蔔、玉米、青花菜,幾乎佔了大半,外食食材在成本考量下,其實很單調。自己下廚時,就做一些平常少吃的,用比較健康的食材,平衡一下。

吃一湯匙苦茶油
包裝盒上有寫著可以生飲,苦茶油也有很多等級和不純的,若是化學精製的就不好生飲。希望這次可以好好的記住味道。

吃油聽起來好像很膩,拿了一湯匙倒來吃,吃起來其實不會覺得油到吞不下去,還蠻易入喉的,噁心程度只有想像的十分之一,有種堅果的味道。


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冬季禦寒之道

在很多年以前就買了一台小小的電暖器,現在這台電暖器只是在積灰塵。雖然很冷,但卻不會再想拿出來用,曾以為自己是嚴重的手腳冰冷患者,也不懂為什麼會手腳冰冷的好像身體很虛似的,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保暖做不到位,只要穿得夠多,很少會手腳冰冷。

很冷嗎?多穿一件衣物會好很多,偶爾動一動也能產生熱量,喝些熱湯,吃些有熱量的,平平安安度過冬日。 

床被

上、下各舖一條毛毯,然後上面再蓋一件被子,保證一進入被裡就是暖的,不需要有暖被的時間,只要選擇質量好的毛毯和被子,電暖器、電熱被都是不必要的,也不會有空氣太乾燥的不舒服或用電不當的危險。毛毯要選擇厚的,手摸時不會涼手而且不會掉毛的。

下半身

如果下半身穿得不夠,上半身穿的再多,還是會冷得發抖,尤其是有風時或長時間坐著不動。選擇適合冬季的厚褲子,在特別冷的日子,可以在外面再穿一件寛鬆的長褲或長裙,簡單說,就是穿二件以上。這個比在膝上蓋毯子更有保暖的效果。

襪子

要是沒穿襪子,身體的熱量還是會不停地從腳部流失,把好不容易蓄積的熱量,輕易地在沒任何保暖的部位流失。在冬天,毛襪會比棉襪好,毛襪摸起來不會像棉襪涼涼的,如果一雙襪子覺得不夠暖就再多穿一雙。

圍巾

這在天氣很冷時也是必要的,只要有個身體部位不保暖,整體保暖效果都會大打折扣。

帽子、手套

還是一樣選毛料的會比較好,或者手一摸不會覺得發涼的料。

淋浴

淋浴時在腳下放個水盆,腳踩在水盆內,水盆接著熱水,這樣一邊淋浴,一邊泡腳,洗澡時就不會覺得太冷。


如果覺得冷就多穿點,台灣再怎麼冷也不會冷到哪裡去,一定要留個小通風口透透氣,只要保暖做到位,小小的通風口不會覺得太冷。

2015補充:
冬季要選天然毛料,健康保暖,如果穿得又多又重仍覺得冷,一定是料子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