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

第一次自製豆腐

很久以前就想試著自製豆腐,去過中藥房問熟石膏,但是沒賣,現在小一點的中藥房,生意早不如前,東西就比較不好買到,也因此擱了好久一直沒動手做豆腐。

這次是買了豆腐模來做,因為賣家順便也賣製豆腐的配料和配件,可以一起買,不必為了個小東西又東奔西跑。模具部分,雖然考慮過現成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替代,但都不盡理想,模具也不貴,就不花腦筋去想了,直接買了省心省事。

第一次做不敢做多,
1.300克的乾黃豆浸泡6、7小時,冬天要久一點,看黃豆是否微軟。
2.加3000克的水(可略少些,因為又不是賣豆漿,主要是多少黃豆,做出多少豆腐), 用果汁機分次打好,這個步驟有點辛苦,主要是時間接得長,不像店家直接用機器一次倒進去,讓我起了向鄰居借機器的念頭。
3.過濾豆渣,這個也很費力
4.大火滾後,再小火煮個20分鐘,
5.放入鹽滷水(約7克片狀鹽鹵加70克水先溶解,水也可以少些),攪拌幾下
6.很快就可以看到豆腐花和水分離
7.倒入舖好紗布的豆腐中,蓋上紗布
8.加上蓋頂和重物(這次順手拿醬油瓶來壓)
9.放了三十分鐘,成品只高不到二公分

心得:
1.木頭(梧桐木)有一點浸色和浸味,但還好,以後應該會更好
2.豆腐香
3.口感有進步空間,以後再慢慢試,可能是溫度還太高,凝結太快;鹽鹵可以減少個10~30%
4.看來一斤黃豆也只能做出4公分的高度
5.也許是天氣熱的關係,再加上本來就有點累,有些精疲力盡
6.看來賣豆漿比賣豆腐好賺多了,這一小塊豆腐賣30元都嫌貴,但3000cc的豆漿賣30元應該不會有人嫌貴

第一次使用前先用清水洗過:紗布、濾袋、模具

看中這個模具就是那一格一格

放上紗布

豆漿滾後,放涼些,放入鹽鹵水




先試這個壓起來的成品如何


豆腐染上梧桐木的顏色

倒過來放,蓋子變底座,可以直接放冰箱,常去的豆腐工廠也是這樣

300克黃豆的厚度

紗布沒放好,豆腐的格子上有條斜線。

這次買的梧桐木,非常輕,一直以為質輕的木頭比較差,但其實也有其輕、快乾的優點。

之前看豆腐工廠堆了一堆木頭,問老闆是什麼木頭做什麼用,老闆說是荔枝木要拿去燒,一塊要幾十塊錢,這老闆說話總是不盡不實或不理,很有經驗了,那些木頭其實是拿去做豆腐模具的,至於荔枝木倒是有七八分為真,因為看起來很像,而且豆腐模不可能用貴的木頭,台灣多荔枝,砍下來的果樹拿來做模具,很經濟實惠。

補充:
隔了一星期再做一次豆腐,已經少了許多第一次的手忙腳亂和擔心,量也做多一點,由於使用一般果汁機來做豆漿,一共分5次,光這點就十分耗時間和費力,考慮把不知放到哪裏去的貴夫人榨汁機再找出來使用,看會不會比較省力。
  • 減少了鹽鹵的量,約100克乾黃豆,配1.5克鹽鹵
  • 水也減少20%以上,因為鍋子不夠大,怕溢鍋
  • 梧桐木豆腐模已幾乎沒有第一次使用時的浸色了
  • 馬上炸來吃,很好吃
  • 真的不輕鬆,比做豆漿累多了,要準備的東西和清洗的東西也多,做生意的話,寧願賣豆漿比較輕鬆好賺。
再補充:
  1. 做了幾次後,每次做完真的覺得很累,所以本來每次做一斤黃豆,就稍微提高一些。
  2. 有次鹽滷放多了,口感變得比較硬,這不只是”壓” 的問題,有點像豆干,會不會豆干其實就是這樣做成的?可是比較不香。
  3. 有次放得太涼了才壓,豆腐凝固的不好。除了這次豆腐顯得鬆散外,其餘都成功。
  4. 一斤黃豆,12、3克鹽滷就會像豆干的口感。
  5. 因為自製豆腐真的太累,偶爾還是會跑去豆腐工場買基因改造豆腐。
  6. 鹽滷用完了,改用醋,很隨興地做,沒去較真用量,反正自己吃,軟了硬了都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